吸「睛」的「財商」陷阱

不知道你會不會常看一些投資理財影片或文章,作為自己投資理財甚至買房的指南呢?


氾濫的自媒體

最近這幾年網路上出現很多教導「財商」的自媒體頻道,有少數真的是做實了功課,分享有價值的內容。

然而有些網紅為了創造高流量,總是用一些很吸睛,很抓人眼球的標題,甚至是聳動的內容吸引人,讓理財小白人誤信「從事金錢遊戲就能簡單致富」,實在太糟了。

畢竟現在要經營自媒體太容易了,只要敢說,加上會使用一些基本的網路工具,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紅。

對於想要低成本網路創業又沒有一技之長的人,製作一些吸引人眼球的內容,就成為最容易入門的管道。

這些所謂「財商」內容沒有版權問題,只要再加上一些影片或手繪軟體影像,不需要真實身分也不用露面,只要有膽識把自己講得很厲害,就會有一班粉絲相信。

也就是說,只要你敢,遊民也能成為教導財富自由的網紅。

請不要誤會,我並沒有貶損遊民之意,我也樂見遊民成為網紅,達到他渴望的財富自由目標。

但我不認同的是好些自媒體人,躲在螢幕背後高唱財富自由的論調,講一些不用負責的言論,只為吸引人們關注

–也許這些人知道風險但為了搶關注度只說人們愛聽的
–也許這些人太年輕沒有經歷過風險,他們自己也無危機意識,只是人云亦云

為什麼用吸引人的內容比真相對他們來說更重要呢?


自媒體獲利來源

因為這些自媒體創造獲利的來源不外乎

  1. 流量帶來的廣告收益
  2. 流量帶來的自有品牌線上課程收益
  3. 流量帶來的聯盟行銷(或業配)收益


當吸引眼球成為成功關鍵時

也就是說,高流量是他們賺取收益的關鍵,因此如何獲得高流量,是這類自媒體最重要的功課。

對他們來說流量決定成敗,真真假假的內容對他們來說反而不是最重要的,反正你跌坑也不能怪是他們造成的。

留言可以洗,負評可以刪,你埋下的錯誤觀念和做法遭逢的損失沒有人替你負責。

認真說,我看到在2016-19年間的「那些事」,讓我堅持要說這些人們不愛聽的話,在房地產不被看好的那些年,我看到太多因此走投無路、幾乎跳樓、甚至被通緝的真人真事。

如果2016-19「那些年」可以從時空中直接消失,「那些人」現在肯定盆滿缽滿,但不勝唏噓的是「那些人」當年許多都很慘。

所以我想特別提醒你,小心那些簡單致富的言論。

追求財富自由並不可恥,成為網紅也非常好,露不露臉、具不具真實身分也不是最重要的。你能做的是,接收這類訊息時,多聽多看不同面向的觀點,才不會誤植思想的種子。

只有「善」的意念,才和宇宙法則一致,才會啟動正向吸引力,因為宇宙之心也是「善」的。(財富金鑰)

如果你喜歡金錢遊戲、覺得「只有搬別人的錢滾錢,才是成為有錢人的做法 」 ,懇求你離開我的網站,因為我的文章會造成你不愉快(P.S.投資理財不等於金錢遊戲)
相關閱讀 : 【財富自由方程式投機和投資中間的那條紅線


陷阱實例(不喜者請止步)

我就隨機引用某位網紅某個高點閱率影片的內容,跟你聊聊我的看法吧!(當然不只這一樁,如果你是下面我所舉例子的粉絲,請原諒我會得罪,非常得罪,慎入。)

以下粗體字均是影片內容重要觀點和具體發表,沒有穿鑿附會或斷章取義(P.S.我不是指該頻道主所有內容都是錯的,而是點出你全信的話保證地雷滿坑)

開始…(不喜者請止步)

1. 買房還是租房?選錯將廢掉你的一輩子,甚至好幾代人

這種標題無疑是為奪人眼球的,標題不吸引人,你自然不會點進去看,但所言是真嗎?這種思維把自己的人生限縮在「金錢」而非「真正的財富」上,也把自己好幾代人當「廢人」看待。

怎麼,你不買房他們的人生就被你廢掉了嗎?絕對沒有這種事。倒是有話說「富不過三代」、「金錢使人敗壞」,最能廢掉人的是「金錢」,而不是你有沒有買房。

不想廢掉自己人生以及好幾代人的正確做法是,提升創造價值的能力,如同給魚吃不如教釣魚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找到你的天賦特質優勢幫助人,也讓你的好幾代人都有這能力,無論你有沒有房,都可以是人生勝利組,特別在網路時代。

2. 買房是國家和銀行幫助你致富的唯一途徑,你不用這個跳板,你的下一代就要去打工。

同上句一樣,完全是誇張聳動的言論,更糟糕的是在人心裡種下毒根。

你需要懂得善用國家和銀行給你的資源,來保護你的資產甚至放大,但這真的不是國家和銀行幫助你致富的唯一途徑。

你會好奇那別的途徑是什麼? 至少有一項是創業,國家和銀行給你的資源比幫助你買房多得多,這個如果未來有機會我們再詳聊。

「你不用這個跳板,你的下一代就要去打工」?鬼扯。

這種思想認為工作的目的就只是賺錢,幫別人工作就是打工,是浪費人生。但多數成功的企業家,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從基層累積經驗實力,為什麼?有見識的父母,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在職場上經過訓練,為什麼?

工作帶給人的除了金錢價值,更多是訓練磨練心性品行、做人做事、提升思維能力等等…

如果一個人工作的心態只是幫別人打工,那麼他要提升的不是買房子這件事,而是真正的「財富觀念」,沒有正確財富觀念的人,就算坐擁數十套房產,也只是窮得只剩下房子的人,那才是真正的「房奴」。

3. 如果你有下一代,當他們還是白紙時,就應該把這部影片給他們看,因為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前途啊

是,真的會影響啊!! 從小學會金錢的零和遊戲,崇尚投機,試問有幾個正常的父母希望小孩成為這樣的人?

這種思維完全曲解了富爸爸的本意,把富爸爸的商業思維變成廉價的零和遊戲,同時看輕以創造價值為導向創造真正財富的人。

4. 買房出租是穩賺的; 只要銀行敢借錢給你,他們敢跟你合作,也代表著你這投資是穩賺的

錯,房子可能租不出去,也可能遇到租客不繳租、惡意破壞、變成凶宅減損房屋價值…等等一堆鳥事。

此外(Furthermore)台灣已進入人口負成長,老人越來越多,新房子一直蓋,這麼多的房子要給誰住?未來勢必有許多房子要面臨租不出去也賣不掉的窘境,絕對沒有買房出租是穩賺的。這樣就不會有任何賠售物件、也沒有法拍屋了。

現在的世界變動的比起過去20年都快,想買房,你不僅要會判斷適合的物件、適度善用你的貸款力,連如何出租都不能輕忽,否則只要碰過一次惡房客就足以讓你嚇得逃離房地產了。

5. 有事沒事開一家公司,公司戶口裡面沒錢也是銀行的高級客戶,個人戶口裡面有一個億也是普通客戶,還是要排隊

說出這樣話的人個人戶頭裡肯定沒有超過8位數(別說一個億了)。銀行也不是吃素的,更何況開公司有很多隱形成本,沒那麼好混。

6. 借錢肯定是借的越多越好

槓桿是兩面刃,它本身不具判斷力,所以不論是賺錢還是賠錢,它都以倍數回報。

如果你還沒有真正運用財富的能力,操作槓桿,損失金錢的速度也同樣快。所以誤信這句話同樣是害人非淺。

7. 房子漲是常例,跌是特例

來看歷史說話吧! 台灣50年房地產有漲有跌,目前已進入第六大循環,漲跌是循環出現的。

(關於房價漲跌,可以來這裡註冊我的限時免費房產研討會了解更多,同時學習如何買入房子甚至當個快樂包租婆,保護資產不受通膨VS少子危機影響,不用擔心買在高點、不會判斷、買錯物件、房貸壓力、房價下跌…甚至是擾人的租客問題😭😭😭,並且我將和你分享4個很多人花10年投資房地產都還是無法輕鬆打造資產的秘密)

因此雖然長期看房地產確實只會漲,但如果把跌當成特例,勢必會忽略跌價風險,那就可能在景氣反轉的時候陷入財務危機。

我親眼見2016-19「那些年」「那些事」「那些人」,那是無法從時空中消失的歷史。看到別人賺錢很羨慕很受吸引嗎?你知道他們賺錢時公開秀,賠錢時不只背地哭,還差點尋短、甚至跑路嗎?

隨便聊聊就7點,這樣舉些例子其他我想你應該能夠判斷了。


正確的財商教育

雖然我認同房地產是幫助你累積財富的最好途徑,但我不認同人生是以賺錢為目的、投機是致富的手段,更討厭那些打著「財務自由」、「財富自由」、「財商教育」卻不負責任的言論。

因此做這些投機事情的人,在我眼裡就是強盜,因為他們剽竊了別人的財富。

教別人投機的人,在我眼裡就是殺人兇手,因為他們散播「毒根」在人們的思想裡,形成慢性殺害。

這就是為什麼你會感受到我對這些事特別憤怒的情緒。

真正的財富自由,是身心靈都豐盛的自由人生,絕對不是你輸我贏的金錢遊戲。


我聽過這麼個蠟燭的比喻,用來比擬財富和金錢非常恰當,與你分享~


「當我們專注於試圖獲得更多蠟(金錢)的時候,玩的就是你輸我贏的零和遊戲,因為我得到更多蠟(金錢),就表示你會少得一些,當有個人變得更富有的時候,表示有人變窮。

然而,當我們專注在火焰(財富能量)上的時候,能獲致的成果就會變成以指數成長。要點燃另外一個蠟燭,並不需要損耗自己這跟蠟燭什麼;而當我們點亮周遭人的時候,就會發現我們除了自己的陰影之外,一點損失也沒有。」(順流致富GPS)


這篇文章只要能幫助一個人避免跌坑,就值得了。